范文 > 范文大全 >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 > 导航 >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6篇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6篇。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手工制作活动方案6篇,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篇1】

资兴市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坪石完小学

活动目的

为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与坪石完小特组织本次小学生手工制作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创新,努力实践伟大的中国梦。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坪石完小**教室

活动参与对象

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准备特殊材料。基本材料由学校提供。

组织机构:

主任陶新华文凤林

策划邓剑平谢易霖

评委:陶新华、文凤林、范洁波、何华雄、何庆雄、邓剑平、黄建平、何旌昌

活动具体安排

初赛以及复赛:班上自行角逐,挑选15名选手参加比赛

决赛:1、 选手按时参加,到场后在指定比赛桌前等待分发基本制作材料,等待过程中不的喧哗。

2、 比赛时间为一小时,提前制作完毕的选手必须将作品标注好班级、姓名、年级(可贴标签,也可在不影响观赏作品的前提下直接写在作品上)。

三。提前离开比赛场地的选手必须将产生的垃圾清理干净,否则将扣5分。

4、 制作较慢的选手不得随意触碰已离场选手的作品。

评价要求:作品完整,装饰性强,有创意,干净。

奖项设置:

每年级设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十名

资兴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资兴市坪石完小

2014年9月30日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想象。开拓创新,积极思考的能力。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兴趣小组成员包括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接收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也不尽相同,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因材施教,制定适合学生学要的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分等级要求。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知到手工制作的创意空间是无止境的,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和创作欲望。

2、形成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尤其是手眼脑的协调运用。

3、让学生懂得制作与生活学习的相关道理;形成自悟的习惯。

4、通过动手制作,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通过艺术美化学生的心灵。

5、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通过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教学方法:

1、鼓励式教学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包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后第一反应即“我不会”,针对学生的胆怯心理,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这句话改为“我能行”。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我真棒”!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进步不断鼓励:你真棒!从而提高儿童的自信心。

2.启发式教学

我们手工制作的教学可采用,“看一看”首先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实物。“想一想”通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制作过程以及相关方面的思维扩散。“说

一说”让学生说出自己制作的想法,并做到条理。“做一做”通过动手实践,做出自己的作品。“乐一乐”学生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怀有快乐的心情。

五、教学特点:

1、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培养。

2、动手能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的培养。

3、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创新人才,因此,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受益终生。

4、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学中主张给孩子留下的永远是问号,而不是句号。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学会主动学习。

5、自信心的培养。手工制作,小东西,大成就。学生做完作品,拥有的不仅是作品,更有着满满的强烈的成就感。再适时加上老师及家长的鼓励,让学生感知到原来我真得很棒!

6、专注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在按照家长要求来做事情,总是心不在焉。而作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孩子的兴趣与培养专注力结合起来。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充分调动手眼脑,是指协调一致的同时,形成对自我的控制能力。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手工制作教学循序渐进,以鼓励为主,不可急于求成。

2、兴趣小组活动要定时间、定学生、定师资、定场地,做好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保证专用室的卫生和秩序。

3、教师要注意阶段性材料、总结性材料的积累,注意及时总结回顾与反思,过程材料要归档。

4、平时要做好学生作品的收集工作。学期结束,要做好总结。

5、教师要加强学习与交流,积极自学与手工制作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6、教师辅导学生时要要精心指导,在普及特色教育的同时,挖掘优秀人才,形成学校手工制作的中坚力量。

7、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多出家庭手工作品。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篇3】

齐心小学 “学具”制作活动方案

1、 主题:我爱学习,我爱学习,我是最好的开始

二、活动宗旨: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转化为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动手制作“学具”的过程中区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学生问答、教师解答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制作学具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超出常规的制作,可以打破传统教育“被动学习和接受”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知识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

三、四、

五、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

10月宣传阶段

11月活动阶段

五、活动内容:

1学习工具制作就是利用所学知识或通过自身的联想和创新来设计和创作作品。

2、小制作是指一件作品从无到有或从半成品到成品,完全有学生根据想象和思考,自备原料完成的,包括工艺品、科技制作、模型制作等。

六、活动要求:

1.参赛者可以是个人或团体。 一个小组的参加人数不应超过三人。

2作品需要标明姓名、班级和教师

三。11月15日前到教务处报到。

七、评审标准:

1本发明结构简单,材料容易找到,加工容易,结果快。

2、作品设计新颖、形象生动具有创新性,作品是学生本人独立制作或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完成,但不得由他人代替完成。

3、可制作各种模型。

八、评选名次

1、分高低两个段:五六年级为高段,三四年级为低段。

2在提交的作品中,高、低档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和优秀奖3名。共10个,根据提交作品数量和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获奖名额。

附件一、“学具”作品登记表

齐心小学

2013年10月10日

附件一、“学具”作品登记表

齐心小学 “学具”制作活动总结

通过10月中旬的活动宣传,11月初启动活动方案,岂止11月18日,共收到学生“学具”制作作品68件。三维、平面结构等模型图纸,涉及面广。经评委会病人评审,根据活动计划要求,共评选出10部作品,获奖名单如下:

这次“我爱学,我爱学,动起手来我最棒”学具制作活动,真实有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作品的范围、广度和数量上看,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从作品的成效看,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强,思维广阔。很多作品也穿插着自己的创意,很有创意。

作品符合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一些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参与,主要是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不够。活动评奖名额比较少。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使组织者和参与对象都得到了有效地参与,希望学校今后在这类活动上把形式搞得更丰富些。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齐心小学

2013年11月19日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篇4】

2015年金川区第一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

二年级(3)班王鑫

一、指导思想:

城市少年宫手工制作兴趣班,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WWw.Gz85.cOM 工作总结之家)

二、活动目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手工艺品及其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手工艺的热情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些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手工制作是一项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活动。我班参加手工制作的学生共有51名,虽然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但因为对手工制作有着较浓厚的兴趣,所以也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活动时间、要求:

1活动于每周二下午5:00至6:00举行。

2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保持房间清洁。

五、活动内容、目标:

1教学生手工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陶冶情操。

三。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自信,在自信中进取。

4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意识,全面提高科学素养。进一步发展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废物利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6欣赏优秀的手工作品,体验手工制作和民族性

六、活动地点:

二年级(3)班教室

七、活动安排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背景

我校为山西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子弟学校,在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参观绿洲公司生产车间的过程中,发现服饰分公司有很多的边角料布块都作为垃圾扔在地上,好奇的学生随手拿了几块自己喜欢的各种颜色的布料,回家后剪拼制作成作品,并带来让同学欣赏,看了作品的同学都认为很有创意,也愿意拿布料亲手制作作品,他们就纷纷向老师、校长提出这个建议,都认为孩子们的想法很好,经过我们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讨论以及校方和绿洲公司领导的协商,公司同意把布料给学生用,于是就产生了我们制作“布艺手工”的课题。我们提出了依附大绿洲,形成小绿洲的“绿之舟”文化理念,让布艺制作成为我们绿洲学校的一种特色文化。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知到手工制作的创意空间是无止境的,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和创作欲望。

2、形成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尤其是手眼脑的协调运用。

3、让学生懂得制作与生活学习的相关道理,形成自悟的习惯。

4、通过动手制作,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通过艺术美化学生的心灵。

5、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分工合作的习惯,并通过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会制作出富有创造力的作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指导思想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亲自动手,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掌握布艺手工制作的方法,增强材料和工具的运用能力,体验经过脑和手把普通材料变为一种艺术品的自豪和喜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想象、开拓创新、积极思考的能力。希望通过这项活动使孩子们“爱动脑、能设计、会动手”,大胆创意、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学情分析

本兴趣小组成员包括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接收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也不尽相同,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出适合各类学生活动的内容和小组,根据学生的年龄大小、能力高低进行分工要求。

五、活动内容及教师指导方法:

1、布艺手工

2、布艺设计

(一)班级具体活动每周以为班单位进行重点辅导学生贴画方面的学习,欣赏传统和现代的布贴画艺术,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线条、色彩、速写等方面入手,从而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从事布贴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习惯,以传统的布贴画工艺手法为主,伴以创新的布贴画手法,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艺术品味的作品。

(二)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布贴画的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这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好的作品可以制作成为几个版面,不但在校园内展出,还可以到公司、到其他各校进行巡回展出,学校可以组建校园模特队,以模特的形式对布贴画以及一些其他的布艺作品进行流动展出。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篇6】

第二阶段:拼贴画4课时

第三阶段:布贴画4课时

第四阶段: 剪纸4课时

1. 鼓励式教学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包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后第一反应即“我不会”针对学生的胆怯心理,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这句话改为“我能行”。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我真棒”!

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进步,我们不断鼓励他们太好了!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启发式教学我们绘画教学的六个模块也适用于陶艺教学。“看一看”首先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实物。

“想一想”通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制作过程以及相关方面的思维扩散。“说一说”让学生说出自己制作的想法,并能编出系列故事。“做一做”通过动手实践,.

做出自己的作品。“乐一乐” 学生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怀有快乐的心情。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永远不会感到疲倦。1

2动手能力和手眼脑协调能力的培养。3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因此,矿业

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受益终生。 4 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 。 我们教学中主张给学生留下的永远是问好, 而不是句号。

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会主动学习5种自信训练。手工制作,小东西,大成就。学生完成作品后,不仅拥有作品,而且拥有强烈的成就感。

同时,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学生们可以感觉到我真得很棒!

  网站地图